搜索| 简体| 繁体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邮箱 电脑版 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文汇报:医药新政惠及港人港商 促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

来源: 文汇报          发布时间: 2021-08-30

  广东省药监局8月27日宣布两项惠港政策,包括“港澳药械通”扩大至大湾区内地9市,以及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进口注册审批流程。两项惠港新政是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可扩大香港医药企业的市场范围,促进香港经济融入大湾区,同时为港人北上生活提供医疗方面的便利。香港特区政府和有关港商应抓紧相关政策机遇,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将政策对港商和港人的利好发挥到最大。

  “港澳药械通”政策从今年1月份开始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至今已审批临床急需使用进口药品9个、医疗器械2个,共惠及150名患者。在这过程中,探索建立了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储存及使用管理的制度文件,试点配送企业建立了专有管理标准和操作流程。此次将“港澳药械通”扩至大湾区内地9市,落地5家医疗机构,可以满足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居住的用药需求,大大方便港人北上工作、生活,长远更可降低香港公营医疗体系的负担。

  在“港澳药械通”扩大试点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需要持续规范管理体系,明确进口药械使用的审批责任和风险控制,对进口药械严格做好专家评审,保障审批的高效率、科学性和安全性。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三地医疗一体化的呼声日益强烈,大湾区内居民对优质医疗的需求也十分强大,这些因素促成了“港澳药械通”的扩大试点。过往,一些有长期病患的港人北上工作生活,均面临无法找到合适药物的困难,因为有超过八成的香港药物在内地难以购买,尤其是不少癌症方面的新药。居内地港人要奔波两地取药,遇上过去两年长期“控关”,往来成本十分高昂。“药械通”有利于推进大湾区内医疗质量的“同质化”,让区内居民更容易获得进口药物,港人北上再没有药械方面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大湾区内地9市放宽港澳外用中成药的注册审批,更是香港中成药界的一大喜讯。香港药品市场仅有700多万人口,而大湾区有着逾8000万人口的庞大市场,香港中成药企业一直想打进内地、扩大发展。但过往香港药物要在内地上市,需经历数年的临床试验以及漫长的审批流程,对于规模不大的香港药厂构成阻力。此次广东省放宽政策后,已在香港上市的传统外用中成药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北上拓展,对于产品会带来数以倍计的潜在市场增长,有着巨大的利润成长空间。

  中长期而言,香港药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无形中给药企研发带来更大动力,可以吸引境外药厂将香港作为进军内地的桥头堡,对于香港整个医药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东省放宽港药北上只是第一步,长远而言,只要大湾区在医药监管与审批上做到一体化,不仅可以令大湾区的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同时可以发挥香港优势,协助内地药械走向国际市场。香港的药物研究数据获得国际认可,有着成熟的商业服务和专业服务体系,同时基础科研水平卓著,两地合作相信可缩短药物的研发时间,拓宽内地药企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本周在香港举办了四场宣讲会,强调香港要认清国家规划要求,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的发展新未来。“药械通”和简化外用中成药审批流程就是给予香港的大好机遇,香港特区政府和广东省方面需抓紧落实有关政策,并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实施,把好事办好,进一步探讨开放西药、生物医药等其他方面的一体化,将大湾区医药市场做大做强。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4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