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国家富强是幸福之源复兴之基

来源: 紫荆          发布时间: 2019-09-27

  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砥砺前行。七十个年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浪花一朵,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也是短暂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的依托,让中华民族的复兴展现清晰的前景。

  

  壮丽七十年,奋进新中国。当今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捷报频传,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个繁荣昌盛、日新月异的泱泱大国不断向世界呈现出中国奇迹。

  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源泉。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七十年。“芝麻开花节节高”。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18年,我国人均GDP从119元增加到64,644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7.7%和30.1%。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欢声笑语的好日子多了。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扔掉了各种票证,消费结构迅速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进而向享受型转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8年的77岁,教育水平从1949年文盲率超过80%到2019年大学毛入学率超过50%,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国家富强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这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七十年。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曾谱写出汉唐盛世、永乐盛世、康乾盛世等华彩乐章。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滑到历史的低谷,陷入长达一百多年的漫漫长夜。新中国诞生及七十年飞跃发展,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不断衰落的历史颓势。中国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影响力越来越大。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179个。中国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还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无论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度,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国家富强来之不易,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于旧中国的山河破碎中救亡图存,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穷二白中艰苦创业,于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中奋发有为,于新时代的慷慨高歌中砥砺前行。中国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的奋斗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独立不懈奋斗。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从一次次失败中不断站起来继续探索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中国革命不断失败的命运,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经过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推翻头上三座大山,重整破碎山河,终于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中国人民为建设新生活不懈奋斗。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奋斗者:为堵井喷,“铁人”王进喜纵身跃进泥浆;狂风肆虐,“公仆”焦裕禄带头顶着风沙去查风口;不畏辐射,“两弹元勋”邓稼先亲手抱出核哑弹;为找新药,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把试验针打到自己身上……正是依靠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迅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后,大江南北春潮涌动,中国人民为国富民强不懈奋斗。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变革。

  进入新时代,举国上下一派生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从“蛟龙”入海、“悟空”腾空、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等振奋人心的消息,到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等耀眼全球的成就,中国人民以卓越的智慧、杰出的才能展现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

  不久前获颁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战斗英雄李延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天眼”项目总工程师南仁东、“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董建华等42名功勋模范人物,就是中华民族奋斗者的杰出代表。为国家富强而不懈努力的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接力者、传承人,正在广袤的国土上续写着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三

  新中国波澜壮阔的七十年,也是香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七十年。香港和内地人相亲地相连,两地同胞血浓于水,两地发展息息相关。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两次成功的经济转型依托的都是内地的市场、移民等要素。“三趟快车”风雨无阻,为香港运来“数量足、质量优、价格平”的生鲜食品。东深供水是香港唯一外来供水渠道,占香港总用水需求的75%。改革开放后,香港依托内地广阔发展腹地,确立了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地位。回归以来,伟大祖国更成为香港发展最坚强的后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香港面临极大冲击。危急时刻,中央政府宣布不惜一切代价支持香港,为香港战胜风险挑战提供了实实在在帮助。CEPA、自由行、人民币国际化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北水过河等一系列惠港挺港措施,更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祖国人民同样也不会忘记,长期以来,香港同胞怀着赤诚的爱国爱乡之心,无私地支持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是香港为祖国打开通道,输送了大量急需物资。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同胞率先到内地投资建厂,创造了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寄托了香港同胞的拳拳爱国爱乡情。每当内地遭受自然灾害,香港同胞都会慷慨解囊,鼎力相助,以多种形式向灾区同胞表达关爱和慰问。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香港向灾区的捐款超过百亿港元。香港市民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灾难中舍身救人,英雄事迹令14亿同胞为之动容。

  放眼未来,国家正在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紧冲刺,幷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团结拼搏,当然也离不开广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奋斗。我们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坚守“一国”原则,高举爱国爱港旗帜,切实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解决好香港深层次矛盾,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发挥自己所长,贡献国家所需。最近一段时期,香港出现回归以来最为严峻的政治风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极大的风险与挑战。有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只要广大香港同胞同心协力,坚定不移地撑特首、撑警队、撑法治,旗帜鲜明地与暴力行为坚决斗争,香港一定能够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东方之珠必将再次焕发夺目光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有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经历七十年发展的新中国,必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创造出彪炳史册的新辉煌!

  (原文发表于2019年10月号《紫荆》杂志)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29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