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简体| 繁体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邮箱 电脑版 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国宝回家 港人义举篇】港商捐赠文物 弘扬家国情怀

来源: 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5-06-19

 ●2014年10月,曹其镛夫妇向浙江省浙博漆器研究基金会捐款。香港文汇报浙江传真

  ●2007年,何鸿燊斥资拍得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大水法马首铜像,后捐赠给国家文物局。资料图片

  元“张成造”剔红婴戏图盘 曹其镛夫妇捐赠

  清中期剔红花卉纹画舫式香盒 曹其镛夫妇捐赠

  明犀角雕加官进禄三足爵杯 叶义捐赠

  清犀角雕梅枝仿古纹四足匜式杯 叶义捐赠

  港澳同胞推动保护中华瑰宝:文化兴民族强

  让散落在外的中华文化瑰宝回归祖国,是港澳同胞始终为之努力的心愿。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在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上,港澳同胞以各种方式参与,挽救了大量文物,并将其无偿捐回。一件件回归文物背后,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更投射出港澳同胞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自2012年起,香港著名企业家曹其镛夫妇先后三次捐赠了162件(套)漆器给浙江省博物馆。近日又捐赠38件清代中晚期以来的漆器精品,极大地完善了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古代漆器的藏品结构,使浙江省博物馆的漆器收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球古代漆器收藏与研究的重镇。“这批漆器能够聚集在曹家,是缘分,散是常,聚是缘。很多东西都是个缘分问题,最主要还是要在现有的环境下,按照自己的理想尽量做好,做到‘问心无愧’,这四个字很重要。”曹其镛这样说。

  曹其镛:发挥作用见物见精神

  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告诉记者,曹其镛始终坚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满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曹先生和我看法一样,其实‘收藏’两个字是不能把东西藏起来的,要研究要展示,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见物见人还要见精神。支撑一个收藏家的其实是家国情怀,到最后这件东西是社会的。”

  曹其镛在香港与纪云飞会面时也表示,“这些旧东西,古董古玩也好,就是有人收起来藏起来的,还是要流通,因为流通才有价值。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一个收藏家,我就是喜欢把东西聚起来,但是将来肯定还是要回归社会大众,回归到博物馆。”

  2020年末,一场关于圆明园马首铜像的划拨入藏仪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标志着这一重要文物百余年的回家之路画上圆满句号。马首铜像亦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马首回归之路,汇聚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群众殷切期待,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同时也树立了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后流失海外。兽首由清乾隆年间西洋画家设计,中国宫廷匠人制造,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兽首形态逼真,表现细腻,展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何鸿燊:沉痛史实不可以忘记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斡旋。当年9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得知情况后,斥资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表示会将马首捐赠国家,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扬爱国爱民族意识。

  2007年10月4日至8日,马首铜像在香港展出,让港人一睹真貌。10月9日,马首铜像转往澳门继续展出。何鸿燊曾在当年预览揭幕时表示,与一般艺术精品不同,圆明园马首铜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见证。当参观者惊叹于马首铜像如此逼真、如此细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铜像背后的百年历史,以及一段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以忘记的沉痛史实。他为能够参与抢救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工作感到荣幸,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工作。

  随后,马首铜像伴随澳门12年,直至2019年11月何鸿燊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将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展示。

  近年部分重要文物回归

  ●2019年3月 意大利向中国返还文物艺术品796件,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

  ●2019年8月 流失到日本的一级文物曾伯克父青铜器组件被成功追索回国。

  ●2019年11月 何鸿燊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后被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并展出。

  ●2020年10月 流失英国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回归。

  ●2021年除夕 流失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自日本回归后亮相春晚。

  ●2024年1月 国家文物局成功从美国追索被盗流失的一级文物西周丰邢叔簋,持有人无偿返还。

  ●2025年3月 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中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

  ●2025年5月 流失美国79年,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二、三卷回归。

  部分港澳同胞捐赠祖国文物

  ●香港收藏家杨铱:1959年至1964年间,将5,000余件文物捐赠给广州市政府,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接受的最大规模文物捐赠。

  ●香港收藏家叶义:1984年将毕生珍藏的81件犀角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港澳知名企业家何鸿燊:2003及2007年两度出手,斥资拍得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大水法猪首及马首铜像,并将猪首铜像捐赠给了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铜像捐赠给了国家文物局。

  ●香港收藏家郭炎:在了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流失文物情况后,于2011年将自己从境外购买的2件鸢形金饰片和1套金铠甲片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香港知名企业家曹其镛、曹罗碧珍夫妇:自2012年起,陆续捐赠了162件(套)漆器给浙江省博物馆,近日又捐赠38件清代中晚期以来的漆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