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7月发表的一份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强劲增长,全年增速将达8.5%,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引擎。“全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的最大机遇在内地”,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客观事实。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日前在宣讲会上分享的“三点看法”中第二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清晰地指出了香港发展所需要的眼光和格局,以及未来要重点着力的发展方向。
香港必须认清所处的发展环境,改变过去“怕规划”、“惧长远”、“搵快钱”的发展思维,以更积极、更主动、更坚定的信念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十四五”发展机遇,在贡献国家的进程中,不断巩固既有优势、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唯有如此,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长期以来,香港社会对于香港成功的因素往往缺乏准确的认识。香港之所以拥有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经济地位,绝不是理所当然的,更不是英国人的“恩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拥有连接内地的区域优势,其次是自身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如果香港过去数十年没有抓住内地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如果没有回归后国家对香港发展的巨大支持,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局面。香港必须深刻认识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必须全力推进的核心工作。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无论怎么变,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会变,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得了。经过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连续14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位居第一,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
可以说,世界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中国。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近日发表报告认为,如今中美两国发展反差明显,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将提前五年,预计为2028年。其他的评级机构也有类似的预测。一个如此高质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前景广阔的中国,对世界都是庞大的机遇,何况是拥有“近水楼台”之利的香港特区?
事实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早已为香港预留了“头等舱”席位。“十四五”规划不仅继续支持提升香港传统的四大中心枢纽地位,更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同时还强调支持香港参与、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深圳前海、深港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等等。
这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是中央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的战略考虑,也是对香港发展的重大要求,更是香港的重大历史机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形容规划纲要是“一字值千金”,丝毫不夸张;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认为“香港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规划中每一句每一个字的意义”,道出了“十四五”对香港的重要性、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迫切性。
骆惠宁主任指出,“香港正面临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一定要牢牢抓住它。我们坚信,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香港一定能够打造新优势,作出新贡献。”事实上,全面参与“十四五”建设进程,不仅是香港以己之长贡献国家所需的进程,更是香港巩固既有优势、进一步打造新优势的进程。
全港社会都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发展。特区政府需有更宏大的视野、更坚定的信念,以对接“十四五”所需为工作重心,设立目标、调整政策,制定规划,推动社会各行各业全力参与。可以说,“十四五”的五年,是香港脱胎换骨的五年,关键一仗许胜不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