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洪流粤港扩水管拓6G

来源: 文汇报          发布时间: 2021-04-07

  城大团队研无线传输频率升数十倍

  全球社会正进入5G(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代,在发展不同应用的同时,科技界亦积极投入进一步提升技术,希望开拓更高速稳定、万物能够实时互联的6G(第六代移动通信)未来。因应大湾区创科势头,香港城市大学团队结合区内科研单位的力量,去年底成立了“粤港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联合实验室”,借着研发更先进的终端天线及阵列等,将无线传输频率提高数十倍计至太赫兹水平。团队科学家形容,大数据发展“就像庞大的水流一般”,实验室的工作是要为无线通信扩宽管道或新建更多管道,以迎合“水流”需要,为超高速的6G技术奠基,贡献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的通信发展。

  “粤港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联合实验室”多名成员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讲述研发工作及目标。实验室联合主任、城大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陆贵文介绍指,实验室是由城大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同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大学三方合作成立,去年底率先获广东省科技厅“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专项资金拨款500万元(人民币,下同),另筹募1600万元经费,推动5G、6G创新技术研发。

  城大主要负责大数据通信研发

  他表示,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开展大数据通信、大数据图像及大数据网络三方面的研究,其中城大主要负责大数据通信的部分,包括研发具有高吞吐量的5G及6G移动通信终端天线及阵列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和成像系统中的毫米波及太赫兹天线及器件技术,5G、6G高频天线产品开发及通信终端测试及校准关键共性技术等,为更高的传输效率和影像质素,提供基础建设体系。

  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流动要求提高,实验室成员、城大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豪形容,工作就是要打通与扩阔无线通信的“管道”,“大数据就像水流一般,流量很大,但因为有些窄位,即是技术不够,所以流速不够快。我们做的就是整大管道或建立多条管道并行,让大量的水(数据)能够快速通过。”

  相关技术研发填补太赫兹通信空白

  同属实验室团队的城大电子工程系副教授黄衡补充指,由5G进一步发展至6G,技术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进一步提高,进入太赫兹(TeraHz,即每秒1012次)通信的范围,传输速度较毫米波通信快十倍。

  他提到,太赫兹频率以往主要用于太空领域观察星体的演化及死亡或新星体的变化,但地面的使用相对较少,因大气损耗大,远距离传播较难,因此相关技术的研发,“填补了太赫兹通信的空白”。

  此外,研究团队亦会致力于高频天线产品开发及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同时希望在验证、测试技术方面做出成果,给终端产品的商家参考。

  黄衡说,近年各地科技界陆续开始对6G的研究探索,他们希望透过是次粤港合作,能进一步将官产学研结合,除大学与研究院三个共同研究单位外,实验室亦与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及小米、鹏鼎控股、康佳等公司合作,从域名、智能终端、PCB、超高清视频等各方面实现快速的产品化,希望借大湾区“龙头”科企的网络,打通大湾区市场,并辐射向全国乃至世界。

  至于人才培养, 三名学者都提到,在通信研究领域,湾区就业已成了热门现象。陈志豪指,其实验室已有多名毕业生于深圳或周边高等院校任教师,亦有多人投身科技企业;陆贵文亦说,近年他已有四五名研究生毕业后以大湾区工作为首选。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