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 页
机构概况
重要新闻
两地交流
经贸往来
粤港合作
涉台事务
青年学生之友
认识祖国
法律法规
服务指南
历史资料
首页 >> 历史资料 >> 彭清华

日期:2011-01-08

  很高兴出席这次华润高级人才发展论坛。主持人给我出的演讲题目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企业的挑战”。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企业家,所以这个题目本身对我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刚刚经历了发端于大洋彼岸、很快就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都在对国际经济的走势进行深入评估,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作认真的谋划。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已经离去?会不会卷土重来?我们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今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全球金融体系隐患重重,失业问题、财赤问题、热钱问题、通胀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复苏进程充满曲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给世界经济结构带来新一轮大的调整,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冲过去了,就会柳暗花明,引领风骚;冲不过去,则停滞不前,日渐衰落。对一个企业而言,把握大势,积极应对,化危为机,乘势而上,是实现自身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正在崛起的中国企业,面临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 

  一是对中国企业发展方式的挑战。不久前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十二五”时期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这是根据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判断作出的正确选择。我认为,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企业同样面临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9年的8.5%,2009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采取出口导向的发展策略,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开疆拓土,大展宏图。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上述优势和方式难以为继。发达国家消费需求明显下降,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扩大生产能力,美国推行“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企业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受到强烈的市场夹击。同时,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我国的要素价格和资产价格大幅攀升,企业面对的成本压力陡增。这种变化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层级,走产品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香港中资企业身处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全有条件为中国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出表率。 

  二是对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市场竞争,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区域布局难以相提并论,与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也不成比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累计使用外资1.05万亿美元,而同期对外直接投资不到2500亿美元,两者相差4倍之多。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汇率市场失衡,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新的风险。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威胁论”升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别是在能源、资源领域并购的政治、法律风险提高。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程中,像华润这样总部在港的中资企业,能够发挥熟悉国际市场、经营方式灵活、可以借助香港金融、法律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实现更大的作为。 

  三是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挑战。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面临新的局面。一方面,市场需求的萎缩影响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及市场推广的速度,资本对创新活动的观望和企业短期救急的迫切性,影响创新的长远部署。另一方面,危机也给企业发现创新需求、降低创新成本、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带来了难得机遇。创新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式。国际上一些新兴企业通过创新一举成名、一些老牌企业通过创新浴火重生的成功实例不胜枚举。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让科学在解决国家最紧迫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欧盟提出把创新与创造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对策。我国也在一揽子计划中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增强创新能力既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要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的创新不只限于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创新,企业机制、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这些挑战,说到底都是对人才的挑战。“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欲造物,先造人;松下电器首要制造人才,兼而制造电器。 

  华润集团是香港中资企业的一面旗帜,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富有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华润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实现业绩高速增长,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连续实现两个“再造华润”的目标。目前,华润已成为中国最具实力且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在全球500强中榜上有名。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华润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60班”着眼于系统培养有广阔视野、强烈使命感和卓越能力的华润未来领导者,科学设计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多种培养方法,体现了现代企业高级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有助于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我衷心祝愿华润集团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抓住机遇,再创佳绩,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国家领导人论香港
习近平会见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强会见梁振英2013-03-18
张德江会见香港经济民生联盟访京团2013-04-27
more...
 
中联办负责人讲话
张晓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香港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2013-03-08
张晓明主任在中联办2013年新春酒会上的致辞2013-02-21
黄兰发出席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会员周年大会2012-09-17
more...
 
 
视频信息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抗震救灾 >>
走进奥运 >>
关注十七大 >>
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 >>
more...
版权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 地址:香港干诺道西160号 | ICP备案号:京ICP备13023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