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 页
机构概况
重要新闻
两地交流
经贸往来
粤港合作
涉台事务
青年学生之友
认识祖国
法律法规
服务指南
历史资料
首页 >> 历史资料 >> 高祀仁

——高祀仁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香港代表团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言
日期:2005-03-05

  我完全赞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求真务实,贴近民意,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听后感到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中央政府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利用外资突破600亿美元;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农民收入实现了多年来最大的增幅。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这充分表明中央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增强,更好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完全可以相信,有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一定能够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保持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十五”目标,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当前祖国内地主要面临两大紧迫任务: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任务抓住了当前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香港的情况看,这两大任务同样也是香港面临的紧迫课题。胡锦涛主席寄语香港“抓住机遇谋发展,同心同德保稳定,包容共济保和谐”,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如既往地强调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都是这个涵义。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香港社会议论最多的也是这两大问题。这些都说明香港社会已经认识到这两大任务的紧迫性,表现出愿为之努力的共同愿望。当然,内地和香港面临这两大任务的背景和内涵有所不同。内地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必须审慎地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现在内地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香港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2.3万美元。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冲击,经济持续低迷。目前虽然呈现全面复苏,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发展的后劲仍显不足。同时,香港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各种利益冲突增多,加上近年来争拗不断,影响了社会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不断的争拗会妨碍经济发展,削弱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求稳定、求和谐、求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共识。尽管存在着背景与内涵的差别,应对的办法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两地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彼此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完成好这两大任务,对内地和香港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发展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促进社会前进的两个轮子。发展经济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社会和谐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两手抓”,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下面,我结合在香港工作几年的感受,就香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集中精力,促进经济发展

  巩固当前经济复苏的成果,推动香港经济全面振兴,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巩固并发挥好香港既有的优势。无论是相对于内地而言,还是从整个亚洲地区来看,香港经济的优势依然相当明显。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好,国际网络发达,制度比较完备,专业人才汇聚,财富积累雄厚。所有这些优势,是香港人的骄傲,也是香港再创辉煌的基础。香港经济的主体是服务业。巩固并发挥好香港既有的优势,关键是要增加外部对香港服务业的需求,把香港服务业这个“饼”做得更大。只有把服务业这个“饼”做大了,单位成本才可能降低,香港成本偏高的劣势才能得到有效弥补。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积极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巩固并不断提升香港服务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优势,发挥好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作用,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请进来”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另一方面,香港服务业自己也要更多地“走出去”,从“开门等生意”向“出门找生意”转变,把服务业的触角积极向周围国家和地区扩展。比如,内地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服务业,香港可以借京港合作、沪港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大好时机,通过实施一些大型的计划或项目,将香港的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推广、运用到内地,从而加速香港服务业与内地经济的融合与互动,使香港的服务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双赢。再比如,利用广泛的国际商业网络,香港可以更加主动地联合内地企业,特别是内地制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香港的服务业进一步扩展到东南亚及其它海外市场。

  二是大力推动经济转型。香港经济高度开放,但规模相对细小,同时受到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双重影响。当前外围经济环境比较宽松,香港经济的周期性问题明显缓解,为解决结构性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结构问题比较复杂,是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确定了经济发展的路向,这就是“背靠内地,面向全球,作为我国一个主要城市和亚洲的国际都会,提供高增值的服务”。从这几年的情况看,这个定位符合香港的实际,在推动经济复苏中见到了成效。香港经济转型追求的目标是增加经济总量中“知识经济”的含量,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既要尽快增加金融、物流、旅游、工商支持服务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知识经济”含量,提高其增值能力和竞争力,又需尽快在香港本地拓展适合香港具体条件、符合全球产业分工原则并有市场前景的若干高新科技或高增值的制造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就需要香港社会各界借鉴前几次转型的经验,发扬灵活应变的传统,与时俱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到结构调整中来,勇于为香港的长远利益做出承担。

  三是进一步加强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香港回归祖国后,与内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迅猛发展。特别是CEPA的签署和实施,消除了两地经济合作的制度障碍,为推动两地经贸关系上新台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当前,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要取得更大突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通关条件,加快两地在跨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消除人流、物流、资金流在通关方面的“肠梗阻”。二是合理利用资源,加强两地在港口、机场、铁路等物流设施方面的协调与合作,通过合作模式的创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协作分工、有序竞争、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三是进一步落实CEPA的各项措施,特别要大力推动香港金融服务及其它专业服务与内地经济的融合,积极提升两地经济合作的水平和规模。四是利用香港迪斯尼乐园等旅游设施即将运营的契机,大力加强两地在旅游及相关产业上的合作。五是积极挖掘两地在高新科技领域合作的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香港在科研基础设施、人才、信息等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受本地市场小、产业链太短、成本偏高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事实上,两地在高新科技领域互补性很强,这方面的合作又是香港经济转型所急需的,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应该下大力气。

  二、和衷共济,构建和谐社会

  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我谈四点体会。

  第一,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邓小平先生有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管东西南北风,抓住发展不放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香港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璀璨的东方明珠,也是因为紧紧抓住了发展经济这个根本,通过发展经济逐步克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使社会在发展中趋于富足、达致和谐。香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深层原因还在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不景气,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市民心中积累了不少怨气。因此,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要在全社会形成以发展促和谐的共识,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抓住有利时机,排除一切干扰,巩固经济复苏的成果,促进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

  第二,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使经济复苏的成果尽快惠及普罗大众。效率始终是市场经济的命脉。香港只有继续保持市场的高效率,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创造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强调效率并不意味着忽视公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社会。现在香港经济强劲复苏,广大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行业和阶层对经济复苏的成果感受并不深切。特区政府已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董建华先生今年的施政报告强调“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提出实际措施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设立扶贫委员会,关怀弱势群体,减少跨代贫穷,努力让普罗大众都享受经济复苏的成果,这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是非常必要的。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个问题。

  第三,要珍惜香港赖以生存的法治基础和营商环境,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法治是公平与秩序的基础,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和创造财富的重要条件。香港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却能够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对国际资本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在支持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港人的拼搏进取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良好的法治基础和营商环境。这是经过几代香港人胼手胝足共同建立起来的,是香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立身之本,来之不易。因此,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无论是发展民主还是表达诉求,大家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法治基础和营商环境,维护香港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四,要增强沟通与互信,共同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香港是个多元社会,出现不同意见和各种争论十分正常。中国人历来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应当利用各种管道加强沟通,理性讨论,增进理解,消除误会,相互尊重,包容共济。香港是我们共同的家,“家和万事兴”。要把香港建设成一个安居乐业、稳定和谐的美好家园,除了特区政府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这是每个香港人共同的责任。只要大家都以香港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重,增进彼此间的沟通和信任,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和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香港。

  作为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非常愿意在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贯彻落实CEPA,为香港同胞在内地发展事业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国家领导人论香港
习近平会见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强会见梁振英2013-03-18
张德江会见香港经济民生联盟访京团2013-04-27
more...
 
中联办负责人讲话
张晓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香港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2013-03-08
张晓明主任在中联办2013年新春酒会上的致辞2013-02-21
黄兰发出席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会员周年大会2012-09-17
more...
 
 
视频信息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抗震救灾 >>
走进奥运 >>
关注十七大 >>
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 >>
more...
版权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 地址:香港干诺道西160号 | ICP备案号:京ICP备13023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