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艺界人士冀港用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

来源: 中新社          发布时间: 2021-07-22

  “融通中外文明互鉴”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峰论坛7月21日举行。多位来自香港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发表看法,认为香港要充分用好“十四五”规划所赋予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既巩固自身优势,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香港文联)常务副会长霍启刚表示,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可以让香港发挥所长,亦推动国家发展。他希望港人特别是青年人要抓住机遇,装备自己,也希望业界多为青年人提供支持,让他们有所作为。

  霍启刚建议,香港的文化艺术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应多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协助他们举办展览等,如果有年轻人希望去中国内地发展,香港文联也会提供帮助。

  香港设计总会秘书长刘小康认为,香港在过去几十年间都是很重要的交流中心,此次“十四五”规划给予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相信可以帮助香港再上一个台阶。香港也可以利用与世界各地建立的“信任基础”,帮助国家更好地“走出去”,亦增进世界各地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香港弦乐团艺术总监姚珏表示,“中西合璧”正是香港文化艺术的特色,香港要在新发展定位中继续发挥优势,巩固自身的特色与风格,另外也可以在音乐教育等方面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亚洲演艺研究创办人毛俊辉认为,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香港来说是很难得的机遇,亦是香港的优势,不仅对香港自身的发展有帮助,也是对国家前景发展的一种承担。他还特别提到,发展文化艺术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要丢弃传统,而是要帮助传统更好地发扬光大,在这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团结香港基金学术顾问郑培凯指出,文化认同凝聚力量,亦可以培养人们对国家的认同,香港宜加强人文艺术教育的工作,不能仅仅将文化艺术“束之高阁”,也要培养市民的人文关怀,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在论坛上作总结发言时表示,香港可以利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定位,将文化艺术产业化,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就业的机会。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2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