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来源: 大公报          发布时间: 2021-04-06

  站在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上,眼见那些挂满岁月痕迹的残旧武器,港青郑锦涛仿佛看到当年海陆丰人民拿起枪支弹药武装起义的英勇画面,更让他第一次清晰意识到今天和平稳定、富裕安康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祖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郑锦涛等港青来说,这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只有亲自用脚丈量过祖国的壮丽河山,融入当地生活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深入认识自己的国家,切实感受国家成就的震撼和伟大。

  4月2日下午,就读于华侨大学的港生郑锦涛从泉州出发,乘坐高铁赶往汕尾,目的地是小城海丰。近年中央推出系列惠港措施,港人在内地生活出行越来越便利,每次出游郑锦涛都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黄金年代”。和大多数内地青年一样,郑锦涛通过网络了解海丰的各色景点和风土人情后,订好酒店和门票就出发了。

  庆幸自己生在“黄金年代”

  旅途第一站,郑锦涛来到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正逢纪念建党百年,这让生于香港的郑锦涛非常好奇,因此他想趁清明假期实地去看看,感受一下建党百年历史的风云激荡。走进红场,只见正中央一尊昂首叉腰的塑像高高屹立,那正是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的雕像。这尊塑像与胜利会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等几组大型雕塑一起,重现了海陆丰三次农民武装起义可歌可泣的战斗情景,加上展览中各种枪支、手榴弹等武器的展示,让郑锦涛直面当时战争的残酷和取得胜利之艰辛。

  郑锦涛告诉记者,在香港时常听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真正到了内地读书,去不同地方旅游,接受各地特色传统文化薰陶,才真正开始认同中华文化。郑锦涛认为,香港青年应该多到内地走一走,只有看过不同的自然风光,体验过不一样的文化风情,才能开阔视野,并让自己变得包容,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正在江门实习的港青赵梓烽,这个清明假期策划了一场周边游,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到当地文化景观和新会陈皮村。“在香港经常喝陈皮煲的汤,吃陈皮骨,到陈皮村就是想了解一下这种皮比肉贵的水果以及它的历史。”在赵梓烽看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历史渊源、建筑艺术、饮食特色还是地方风情,都值得好好发掘。

  “亲自看看才能拓宽视野”

  和郑锦涛一样,在陌生城市深入当地百姓生活,是赵梓烽最喜欢的事。这跟之前西藏骑行的一次偶遇有关。2016年,赵梓烽与同学从成都出发,开始前往西藏的2230公里骑行之旅。一路上,有壮观景色相伴,还有五湖四海的驴友,趣味无穷。

  最让赵梓烽记忆深刻的事,发生在一个掉队的傍晚。当时,赵梓烽与一位队友在掉队路上发现一个游牧藏民的帐篷,突发奇想要留宿一晚看当地的星空。于是,两人敲开帐篷,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接待了他们,帐篷后是牦牛场,大人都在这放牧。那晚,赵梓烽和藏民一起奔跑、一起骑牦牛,玩得不亦乐乎,还与藏民一家同吃同住。山风透过缝隙吹进帐篷,让赵梓烽误以为这是一个贫穷的藏民家庭,但交谈中才知道,眼前的藏民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原来,政府持续推出帮扶政策,藏民生活不断改善,在西藏一头牦牛价值高达万元,这个拥有上百头牦牛的藏民家庭比很多人都富裕。

  在这个简陋的帐篷中,赵梓烽发现扭开水龙头有自来水、插上电源就有电,但这一切并不是必然。“国家的每一个五年规划是实实在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国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强大。”赵梓烽说,这些是在香港看新闻不会有的感悟,只有亲自看看,才能拓宽视野。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9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