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火星相机”香港骄傲 激励港青投身创科

来源: 文汇报          发布时间: 2020-07-24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中国此次火星探测要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在人类航天史上史无前例。中国从月球迈向火星,正式开启行星探测时代,中华儿女为之感到骄傲。更令港人自豪的是,“天问一号”搭载的关键仪器“火星相机”,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显示香港科研具备世界一流实力。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计划,为香港科研发展提供广阔用武之地,更有利于香港持续提升科技水平。国家科研发展蒸蒸日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吸引、激励本港年轻人积极创新,特区政府应作出更好规划和资源支持,推动香港更主动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

  火星是距地球较近、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4次。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立项,起步虽晚但起点高,通过一次探测实现“绕、落、巡”三大目标,属世界首创;“天问一号”探测器重量接近5吨,是目前为止中国发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测器,显示中国运载火箭已达到世界级水平。

  曾参与内地登月任务的香港理工大学,此次再参与国家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搭载的“火星相机”,由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主任容启亮带领的团队研发。容启亮教授及团队开发的“相机指向系统”,于2013年“嫦娥三号”升空时首次获国家采用,是第一个由香港制造及开发、获国家采用参与探月计划的科学仪器。在此后的探月任务中,“相机指向系统”在探测器着陆后均按计划顺利运作,验证其功能通过严酷考验。如今,理大的“相机指向系统”运用到国家的火星探测任务,证明香港科研具备世界级的创造力,大大提升理大和香港在国际科技界的声誉和形象。

  理大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展示实力、提升水平的经验,值得学界和特区政府总结推广。本港创新科技产业基础雄厚,但发展未如人意,青年投身创新科技未见踊跃是重要原因。本港多年DSE的状元,大多报考医科、法律和金融,甚少选择理工科目,反映香港在发展创新科技的人才、产业规划和培育等方面,仍有漫长道路要走。国家支持本港发展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政策举措,特区政府应用好用足国家的支持,做好规划和资源配套,为本港更多科研机构、人才参与国家科研发展创造条件。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71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