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电子邮箱
首页我办动态中央声音两地交流青年之友媒体言论香港在线 涉台事务

以梦为马 莫负芳华

2018-08-26 来源: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以梦为马 莫负芳华

警联部 张泽

 

香港,现代与市井交融。(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初来乍到谈印象

  提到香港,大部分人脑海里首先涌现出的关键词都是“高楼林立、购物天堂、美食之都”。作为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香港素以优良治安、自由经济和法制健全等闻名于世。在记忆中香港也是丰富多元的,是周星驰的“尹天仇”,是梅艳芳的“女人花”,是成龙的“警察故事”,也是BEYOND的“不再犹豫”,是中环林立的摩天商业大厦,是巷子里嘈杂的大排档,是电车路上东西往返的“叮叮”,是横渡维港的天星小轮……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早已经深入人心,那些悠扬动听的旋律至今回荡脑海。

  可是当自己真正地走进香港、落脚生活,却发现与想象中有着很大的区别。狭窄街道口水果店老板的吆喝声,清晨的一声“走伞(早晨)”,巷口的一句“唔該”,海货店老板精心摆放着味道十足的各类食材,茶叶铺子大爷老当益壮爬上梯子为顾客取下一饼普洱,药店的活络油洗发露沐浴乳等生活用品的价格很亲民,胡同里大妈熬制的浓香黑芝麻糊有种儿时家里的味道……这些在街头巷尾散发着的,在视觉、听觉、嗅觉乃至味觉上切实感受到的浓郁地道的港味,真正让在这里生活的人倍感亲切。香港既充满着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又保持着东方的文化传统和风韵,现代与市井交融的独特魅力,是我对于这一颗东方明珠的爱之初体验。

  相见恨晚话离别

  也就是三、四个月之前,送走了几个共同工作一年多的同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天不到十分钟的送别仪式也真的就只是一个拥抱、一句保重。望着他们钻进那辆再熟悉不过的面包车,在这条名叫干诺道西的马路上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恍惚间普普通通得就像一次日常出车。我忽然记起多年前军训结束和大学毕业时的送别场景,每次都让那句“今天我们笑着说再见”在最后变成一个笑话。

  当天离开的同事当中有一位是我共同工作生活一年多的舍友,也许是一种缘分,让我们俩位大学师兄弟相遇在此。朝夕相处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探讨工作、锻炼身体、学习生活。那些共同收获的丰富经历犹如一册厚厚的书卷,承载着记忆里香江夜色、太平山巅、街头巷尾的点滴画面,汇聚成埋藏在心底的不舍。送朋友,踏征程,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

  砥砺前行践使命

  尽管香港不缺各种高耸入云的楼宇,但中联办大楼在西区毫无疑问是一个标志性建筑,来来往往有很多拍照留念的人。记得有一次在大楼门前遇到一个背包客,起初只是像大多数旅人一样简单拍了几张照片,但随后他驻足良久、不忍离去,感慨万千的神色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不禁上前与他攀谈起来。原来他几年前也曾在大楼工作过,当时的小年轻,时光荏苒,如今带着老婆孩子来香港游玩,期间自己特别想来再看看这个曾经挥洒下青春并为之奋斗的地方,就有了这次说走就走的行程。

  中联办的员工来自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大家为着奉献“一国两制”事业、服务香港的共同理想以港为家,在香江两岸躬体力行。这个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集体为了适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融入新时代,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很多同事在香港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数年。两地的奔波与牵挂,频繁的轮岗和交接,匆匆的相识到离别,这都是很多中联办人的必经之路。然而,我在这里遇到的每个人身上从来没有过客的影子,也没有人因此而降低工作标准或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中有人两地常年夫妻分居,依靠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家庭与工作的双和谐;有人带着对父母和儿女的无限牵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有人更是从此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和致力于“一国两制”事业。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虽然自己在香港一年过半的工作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段珍贵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我拓宽了视野见识,提高了个人能力,收获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在港工作的日子里,我将把中联办人忠诚、敬业、奉献、创新的优秀品格保持和发扬下去。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有机会跟之前的背包客一样重返故地时,也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大声骄傲地告诉自己:“香港,我来过!”

  • 版权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地址:香港干诺道西160号
    联系我们 | 重要声明 | 电脑版
    ')
01002041025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404551